2017年,美术馆引入了大量西方艺术家进入中国办展,虽然他们的创作面貌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世界上走在最前沿的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认为:“作为学院美术馆,我们更多地会考虑把西方最先进的当代艺术引进美术馆,因为这些艺术有着先进的表达方式,先进的观念,跨学科的思维等,将这些新鲜的艺术引入学校,不仅可以让学生和观众的眼界更开阔,还可以学到先进的理念和表达方式,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另外,我们也会选择在现当代艺术史中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让学生感受到当代艺术的丰富和多元,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鉴赏力。”
美术馆之所以要引入国外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展示,主要是基于美术馆的属性。“作为美术馆,他们有一个共性,即开放性。它们不会将艺术以国别来区分,虽然艺术品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美术馆会整体地看待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艺术,也就是说,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当代美术馆,它会自然而然地把全世界发生的当代艺术纳入自己的视野,展示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对美术馆而言,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对当下艺术现象的自然呈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对雅昌艺术网说到。
“也正是美术馆的开放性,它们可以让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艺术,不再狭隘地认为只有自己的艺术最好,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好的艺术,我们都需要看看。”
走出去:国外美术馆对中国艺术的尊重和肯定
“与中国的美术馆一样,国外的美术馆也希望展示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所以才会有国外美术馆邀请中国艺术家去美、法、德、韩等国家举办展览,其性质与国外艺术家在中国办展是一致的。艺术的沟通交流是双向或多向的,我们愿意看到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展览,外国的美术馆也愿意把中国的艺术家拿到国际上进行展览。”王春辰说到。
近年来,中国艺术家纷纷到国外办展,但这些展览还是存在差别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展示地点的不同。在国外,美术馆、商业画廊、艺术中心、商场甚至酒店都可以举办展览,但一些末流艺术家随便租一个场地举办的展览,因为与当地没有互动,所以展览也就没有任何文化交流的意义。而这些展览的举办也不能说明中国艺术受到了国际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在王春辰看来,国外美术馆为中国艺术家举办的展览,一定是严肃认真的,是对中国艺术的尊重和肯定。通过这些展览,可以让国际学术界和公众,更加正面地去了解中国的艺术。当然,这些专业美术馆选择的一定是它们认为经得起推敲的作品。